

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在提到特殊类型招生中的“高校保送生招生”时,明确了2025年具备保送资格条件的有4类考生,分别为:
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
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
公安英烈子女;
退役运动员。
PART 1 具体有哪些变化?
与2024年相比,2025年的高考特殊类型招生工作整体稳定,部分规定有新增,为方便同学和家长们快速了解政策整理如下:
★新增:经批准开展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和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录取时,各省(区、市)原则上应于7月7日前将填报相关志愿且校考(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合格的考生信息提供给高校,高校依据专业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向社会公布的专业录取规则以及破格录取原则,进行择优录取,并在7月10日前将录取信息反馈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
注: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和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于7月7日前填报志愿,并在7月10日前完成录取信息反馈。
★新增:高校不得擅自增加校考专业及招考方向。
★变化:采取提交作品或线上考试等方式的,要明确告知考生相关考试规则、所需设备条件、应考环境等,并提前组织考生演练。
注:去年没有明确提前组织考生演练。
PART 2有哪些划重点内容?
专业分类:不组织专业考试专业:包括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等;可组织专业考试专业:包括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戏曲类等。
招生计划:对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 应调减招生计划或停止招生。除组织省际联考的戏曲类专业和少数经批准组织校考的专业不编制分省计划外,其他艺术类专业均须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统考时间:省级统考的组考、成绩发布等工作原则上在 2025年2月底前完成。
校考考试:合理安排校考时间,不得与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的统考时间等安排冲突。校考工作应在学校所在地组织,不得跨省设置考点。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参加现场校考人数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数的6—8倍。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校考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
招生办法:统考专业: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 50%。
文化录取控制线: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舞蹈类和戏曲类专业、表(导)演类的表演专业、音乐类的音乐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录取期间,各省(区、市)不得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校考院校: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普通类专业批次相应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省级统考成绩合格且达到学校划定的成绩要求基础上,依据考生志愿、校考成绩择优录取。可探索制定高考文化课成绩破格录取办法。
投档模式:经批准开展校考的艺术类专业和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录取时,各省(区、市)原则上应于7月7日前将填报相关志愿且校考(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合格的考生信息提供给高校。高校7月10日前将录取信息反馈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办理录取手续。
使用专业考试成绩录取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入校后不得转入不使用专业考试成绩招生的专业。
保送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高校可以从上述人员中招收保送生,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PART 3写在最后
教育部此次发布的特殊类型招生政策,不仅为四类特定考生提供了直接保送的资格,更体现了国家对特殊人才的重视和关爱。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和多样化,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和选择。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